要树立绿色转型、持续发展的理念,要发挥林草行业优势,优化产业结构,探索建立黑龙江省碳汇造林的模式,学习引进科学的碳汇计量监测方式为我所用;深入探索新型林场建设的模式,推进特色经济林建设的试点;进一步探索实践林权改革,激发林权所有者的积极性,激发产业发展的动力;依托现有的林场资源,探索务实有效的发展路子,让绿叶子长出成金票子。 原标题: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中国,媒体融合既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转型,更是一场在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的深刻变革。 过去几年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。 今年1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,走进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,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集体学习,他强调要立足形势发展,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。 人民日报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者、践行者,也是受益者。 近年来,我们坚持导向为魂、移动为先、内容为王、创新为要,在体制机制、政策措施、流程管理、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,建立融合传播矩阵,打造融合产品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 信息革命方兴未艾,传播技术日新月异,融合发展任重道远。 我们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机遇,用好信息革命成果,加快构建融为一体、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。 第一,坚守媒体正道,发挥专业优长。 互联网的出现,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,极大改变了传播格局,可以说是传媒业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 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,已经变为全民参与的传播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提供者、传播者;海量信息、众声喧哗,也稀释着各类平台内容的专业性。 对海量信息的筛选、判断与解读,更需要专业眼光,更考验主流媒体的专业能力。 当网络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的时候,主流媒体要告诉人们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、应该怎么看,就是要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,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,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。 主流媒体的这种专业能力、专业优势,任何时候都不能丢。 第二,坚持“内容为王”,赢得竞争优势。 无论传播方式怎样变化,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。 主流媒体必须坚持“内容为王”,以内容优势赢得竞争优势。 问题在于,全媒体时代,内容生产本身必须创新,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 我们需要以互联网思维,打破内容形态的界限,围绕互联网进行内容生产、分发和产品设计,真正形成依托于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能力。 全媒体传播处处有较量,谁定义新闻事件、谁影响价值判断、谁左右舆论走向、谁占据道义高地,这种话语权的争夺,最终都体现在思想、内容的交流和交锋上。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,都不能偏离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这个方向。 第三,保持技术敏感,抢占技术高地。 随着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,移动传播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。 传统媒体要着力于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,实现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。 过去是人找信息,现在传播变得更聪明,可以实现信息找人,未来可能进入“万物皆媒”时代,信息渠道空前扩展。 我们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,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、生产、分发、接收、反馈各环节,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“算法”,优化传播生态,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。 我们既要建设好主流媒体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,又要用好商业化、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,形成资源集约、结构合理、差异发展、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。 (摘自10月21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媒体融合论坛上的致辞)(责编:宋心蕊、赵光霞)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。 据介绍,《亿万职工心向党》是全团艺术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的礼物,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,大力讴歌党、讴歌祖国、讴歌人民、讴歌英雄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抒发亿万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、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壮志豪情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最新自拍电影在线观看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hotoamato.com/ly/153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