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改革开放给中国油画增添了新的活力”人民网:您的作品《塔吉克新娘》被称为中国“新古典主义”的开山之作,率先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同欧洲古典油画相结合,当时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创作方法呢?靳尚谊:《塔吉克新娘》是我在1983年的作品。 原标题:“红手印”见证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【文物背后的故事】 一张纸,因为有了18个鲜红的手印,变得沉重而悲壮。 “我们分田到户,每户户主签字盖章,如以后能干,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(再)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。 如不成,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,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。 ” 如今,这份“生死契约”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,编号GB54563,国家一级文物。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,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,村民严立华家摇摇欲坠的茅草房里,一盏油灯照亮18个庄稼汉略显亢奋的脸膛。 “大家来到我家,有的坐在草垫子上,有的蹲在地上,屋子中间有一张小矮桌,连茶杯都没有。 ”严立华回忆说。 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开门见山地说:“大家都说说,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填饱肚子?” 社员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,有的说:“50年代初,土地归各家各户,生产干得热火朝天,什么矛盾也没有。 ”有的说:“小岗都穷到梢了,不分到户不行的!” “绝密会议”开了三个小时后,严宏昌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下上述内容,18位农民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按下了鲜红手印。 “我们当时就是想活命,作为农民,只能向土地讨生活。 ”严宏昌说,“当时生产队饿死了60多个人,饿绝了6户。 ”当时的小岗村,是“吃粮靠返销、用钱靠救济、生产靠贷款”的“三靠村”,经常闹灾荒,农民大多外出乞讨。 由于煤油灯光十分昏暗,加之当时气氛紧张,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“生死契约”写得歪歪扭扭,句子既不连贯,也没有标点符号,而且还有很多错别字。 18位农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立下的这份“生死契约”,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。 会议一结束,小岗村民连夜分牲畜、农具,丈量土地。 18枚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,不仅直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,又一次解放了生产力,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第一乐章。 “大包干”第一年,小岗村粮食总产量万斤,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;人均收入400元,是上年22元的18倍。 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就此结束。 他们无意走进历史,却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回重要角色。 摁下了“大包干”的红手印,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,唤醒了沉睡的大地。 小岗村的星星之火,迅速燎原全国。 “敢闯、敢试、敢为天下先”,小岗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 2018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小岗村“大包干”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,颁授改革先锋奖章。 (记者常河)(责编:曹淼、万鹏)。 三是推出天猫榜单,包括销售数据榜、热搜榜等,鼓励消费者照着榜单买,既省心又得实惠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最新自拍电影在线观看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hotoamato.com/yx/15.html |